【本報訊】為促進澳門業界開拓支付機構服務,為電子商貿發展創造便利的環境,經濟局與澳門金融管理局及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合辦的“電子商貿中涉及支付機構牌照申請及審批講解會”。澳門金融管理局行政委員會委員尹先龍表示,支付機構牌照申請仍要視不同情況而定,一般情況整個申請過程會在3至6個月之內完成。
於11月19日上午在經濟局7樓會議廳舉行的講解會是特區政府推動澳門電子商貿發展的其中一項工作,經濟局局長蘇添平、澳門金融管理局行政委員會委員尹先龍、澳門金融管理局副總監劉杏娟、貿易投資促進局執行委員吳愛華等嘉賓出席,為現場觀眾答疑解惑。
講解會由澳門金融管理局代表就成立支付機構的牌照申請及審批進行了講解,並對業界提出不同的電子支付模式是否需領取牌照經營作出解答;同時,參會者與經濟局、澳門金融管理局及澳門貿易投資促的代表就澳門跨境電子商貿的發展,特別是其中的支付模式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本次講解會,為業界清晰講解支付機構牌照申請及審批的行政程序,進一步完善澳門電子商貿的營商環境。
澳門金融管理局行政委員會委員尹先龍指出,隨著電商市場不斷發展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興起,澳門居民及本澳企業、商戶的支付需求也越來越大,澳門金融機構有實力及能力可以滿足本澳電商平台的發展。在跨境支付方面,金融管理局曾與內地一些機構有過溝通瞭解,具體的合作方式仍要根據雙方的配合來實現,相信新的跨境支付方式,將有力推動本澳本地支付業務發展及方便兩地居民消費。
據了解,特區政府為支持跨境電子商貿的發展,經濟財政司司長在今年8月份指示成立了由經濟局牽頭,澳門金融管理局及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參與的“跨部門推進電子商貿工作小組”,以推動澳門電子商貿的發展。小組成立至今,先後對澳門電子商貿市場,關連的行業如支付服務及跨境物流服務的現況進行了調研,多次約談業界,包括有電子商務相關的行業協會、青年及創業的行業協會、主要的電商平台經營者、支付服務經營者、銀行業界及跨境物流服務經營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