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文化局主辦的第三十屆澳門國際音樂節,將於10月1日至30日在澳門多地舉辦。澳門國際音樂節今年踏入第三十年,並以“珍禧三十·樂雅中華”為主題,邀請到來自俄羅斯、美國、德國、發過、英國、葡萄牙、蒙古國及兩岸四地的頂尖音樂家及樂團參與,帶來20項、共27場精彩演出,聯同六大類共18項延伸活動,進一步擴展音樂節的魅力。音樂節各場門票將於8月7日在澳門售票網公開發售。
第三十屆澳門國際音樂節記者會於7月28日下午在旅遊活動中心舉行,文化局局長吳衛鳴、旅遊局代局長謝慶茜、文化局副局長梁曉鳴、威尼斯人澳門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傳訊及社會事務副總裁黃鳳婷、中國銀行(澳門分行)行長助理蔣魁偉、金光飛航財務及船務營運行政總監黃英傑、澳廣視社會文化暨經濟節目科節目總監鄭繼生、文化局文化活動廳廳長楊子健及文化局演藝活動處處長李碧琪等嘉賓出席。
三幕歌劇《杜蘭朵》華麗開幕 差利·卓別靈電影經典配樂再現
本屆音樂節開幕重頭節目由澳門國際音樂節製作,委約享譽國際舞台的導演吉安卡洛‧莫納科,與知名佈景及服裝設計師威廉‧奧蘭迪,聯手打造意大利歌劇作曲家普契尼的三幕歌劇《杜蘭朵》,講述中國公主杜蘭朵與韃靼王子卡拉富間生與死的愛情故事;而音樂節的謝幕演出將在宋玉生公園上演,由著名美國指揮提摩西‧布洛克將帶領澳門樂團為默劇鬼才卓別靈的電影《城市之光》及《淘金熱》現場演奏。
大型論壇探索藝術節慶與城市文化發展
藉澳門國際音樂節三十周年誌慶,主辦機構將以“藝術節慶與城市文化發展”為題,於9月30日至10月1日期間在文化中心會議室舉辦“澳門國際音樂節論壇”,邀請多位海外及鄰近地區的重量級文化推手主講,並特別出版《澳門國際音樂節三十周年紀念特刊》,除記錄音樂節三十屆節目回顧、歷史演進,更收錄歷屆音樂總監、本澳學者撰文論述及新聞評論等內容,展示音樂節的發展和轉變。
首度製作室內歌劇香山夢梅
為紀念偉大劇作家湯顯祖逝世四百周年,音樂節特別製作首部澳門原創三幕室內歌劇《香山夢梅》,由一眾本地藝文菁英以歌劇形式創作湯顯祖在萬曆十九年遊歷澳門的抒情小品。同時,古典樂壇著名指揮家維那利‧捷傑耶夫率領世界頂級管弦樂團俄羅斯馬林斯基劇院樂團,帶來俄羅斯音樂偉人普羅科菲耶夫和蕭斯塔科維奇的經典名作;古典小提琴新星陳銳及首位音樂節藝術總監、傑出葡萄牙鋼琴家阿德里阿諾.若爾丹,將於崗頂劇院上演獨奏音樂會;為鼓舞本地英才,本屆音樂節續辦《藝萃菁英》音樂會,屆時會有多位本地音樂尖子亮相獻奏。
音樂節豐富延伸活動擴樂迷視野
本屆音樂節將舉行六大類共十八項延伸活動,包括講座、演前導賞、後台探索、大師班、藝人談和社區放映等。其中,葡萄牙當代著名鋼琴家阿德里阿諾‧若爾丹、著名敲擊樂團Colin Currie Group 領軍人物Colin Currie、國寶級胡琴大師許可及琵琶皇后章紅艷將開班指導,為本地樂手提供學習機會;香港著名文藝評論人周凡夫、澳門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譚美玲及香港實驗藝團“進念.二十面體”聯合藝術總監榮念曾將擔任講座主講,著名爵士結他手顧忠山及包以正亦將分享爵士樂、放克及搖滾的音樂經驗。另外,音樂節期間亦設多場演前導賞,並舉辦四場歌劇《杜蘭朵》的後台探索,讓參加者一睹是次演出精心製作的服裝、道具及佈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