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二〇一九年之前」出版報紙 及 實時發佈之即時資訊
 
 
旅博會薈萃民間藝術精品助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張合軍:明年有望邀請更多藝術家訪澳

2016年9月3日    即時資訊

【本報訊】人們在旅行中,總會購買富有特色的當地旅遊紀念品來做個紀念,一眾旅遊紀念品中,民間工藝品更是備受青睞。第四屆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不僅設有天津館,推介天津豐富的旅遊資源,主辦機構還別出心裁的請來9位天津民間藝術家現場展示葫蘆烙畫、鼻煙壺內畫等藝術品的製作全過程,用精湛的技藝為錢來的觀眾烹調一份文化盛宴。

天津是歷史文化名城,高雅的傳統文化,繁茂的商賈文化,多彩的民俗文化交織成天津的特色文化。早在清代中葉,天津泥人的工巧程度就在全國獨豎一幟。楊柳青木板年畫興起於明朝末年,自成一派,影響所及,幾乎覆蓋了大半個中國。中國的風箏製作有近兩千多年的傳統,而近代天津的風箏卻能獨闢蹊徑,使之成為即便保存和攜帶的工藝品,蜚聲國內外。時至今日,天津的民間藝術和民間工藝有著傳達、傳承和發展的歷史記憶和時代特徵。

天津民協葫蘆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李新明稱,現時天津有40多項民間傳統藝術,為參與本屆旅博會針對性的選擇了9項民間工藝精品來澳門,包括風箏、年畫等,他們藝術水平高,方便攜帶,和旅遊十分貼切,受到旅遊景點歡迎,銷路非常好。這次代表天津前來參展和現場表演的有葫蘆烙畫工藝師李新明、李偉、掐絲粉彩工藝師劉文革、泥人張傳人工藝師陳文軍、鼻煙壺內畫工藝師王新年、風箏魏非遺傳人魏國秋、楊柳青年畫非遺傳人霍樹林、剪紙工藝師劉學會、信鴿畫家劉偉以及著名書法家等,他們現場創作,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觀賞,感受獨特文化魅力。

利用澳門平台讓中華傳統文化走向世界

組織這些民間藝人來澳的天津市創意策劃研究會秘書長張合軍在評價本屆旅博會時稱,活動的前期組織十分細緻到位,他認為澳門旅博會是旅遊業界交流合作的平台,此次為首次組織天津民間藝人來澳,視乎活動成效,明年更有計劃邀請富有文化積澱的京津冀三個地區更多的民間藝術家造訪,通過澳門這個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窗口,展示民間的文化藝術,希望將中華傳統文化通過澳門這個“一帶一路”的節點推出去,走向世界。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即時資訊
 

 

新聞出版局登記編號 336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法律有效刊物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2022年12月29日 第763期 共4版
 



澳門會展經濟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0 macaucee.com.mo,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1005室 

Add︰No. 600E, AV. Dr. Rodrigo Rodrigues, Edif. Fir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er. Room 1005, Macao

   電話 Tel︰8532870 5239        傳真 Fax︰8532870 5548       Email︰macaucee@yahoo.com.hk

web site traffic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