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招待會
【本報訊】郵電局將於二零二五年五月十七日以“澳門科學一號衛星”為題發行新郵品。
郵電局於今(12)日三時於郵電總局二樓禮堂舉行了記者招待會,出席招待會的有郵電局局長劉惠明,澳門科技大學協理副校長、“澳門科學一號”衛星首席科學家張可可,商業廳廳長孫君煬。

張可可教授
張可可教授在介紹“澳門科學一號”時指出衛星自從2023年5月21號發射以來,已經圍繞地球飛行了1萬多圈,它產生了大量的高精度的科學數據,這些數據被世界各國,包括美國、德國、法國等國家的科學家,用於深地、深海、深空的科學研究。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代表了澳門科技的一個很好的金名片。他更表示郵電局這次發行“澳科一號”衛星郵票,很大的意義上將為澳門的科技發展,為澳門的國際的影響力提供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澳門科學一號”衛星項目由國家航天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聯合開展,並於2023年5月21日成功發射,是世界上第一顆低傾角高精度地球磁場測量衛星;是中國第一顆配備高穩定性光學平台和無磁星敏儀的高精度地球磁場測量衛星:亦是全世界測量地球磁場精度最高的科學衛星。該衛星採用“A星+B星”聯合觀測模式。A星配備先進的高精度矢量磁力儀、高穩定光學平台、高精度無磁星敏儀、高精度標量磁強計等;B星則配置太陽X射線探測器、能量電子譜儀等。
本次發行的一套兩枚郵票,分別展示A星及B星的外觀。小型張設計則以澳門第一個“衛星地面站”為主圖,並通過郵票圖案,再現“澳門科學一號”衛星採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的歷史一刻。
該郵品將在郵政總局及通訊博物館發售,發售時間為:郵政總局-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三十分;通訊博物館-上年九時至下午二時。蓋有此紀念郵戳的郵品可當日於上述地點郵寄。

“澳門科學一號衛星”郵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