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藉着即將到來的“第十五屆全運會及殘特奧會”,澳門特區政府將於下月推出“全運聚力‧社區消費大獎賞”計劃,透過一系列消費優惠措施,鼓勵市民留澳消費,進一步活躍本地市場經濟。民眾建澳聯盟常務理事唐可嵐指出,今次活動預算較上期增加接近一倍,由二點五億澳門元增至近五億澳門元,預計將提高市民中獎機會,有助營造更熱烈的消費氛圍,提升居民消費意願。
消費券提升使用彈性
根據經科局,上輪消費大獎賞計劃成效顯著,共核銷二點五億澳門元,成功帶動十點四億澳門元的消費額,經濟槓桿效應達四倍,成效值得肯定。然而,唐可嵐指出,現行規定將消費券使用時段局限於緊接的週六及週日,導致部分市民未能充分使用,使用率尚有提升空間。為此,她建議允許未使用的消費券自動延續至下週使用,甚至進一步考慮將使用時段擴展至平日,讓不同的群體可以因應自身消費習慣,靈活安排使用時間。相關措施不僅能進一步提升政策效益,更能切實回應市民訴求,讓惠民措施真正落到實處。
立減優惠籲考量受惠人群消費特性
最新推出的優化措施中,針對特定人群的“消費立減優惠”金額從三百澳門元提升至五百澳門元,除長者外,適用對象擴展至持有“殘疾評估登記證”的人士,展現政府對社會弱勢群體的照顧與支持。然而,唐可嵐認為,政策初衷雖為了刺激經濟,但現行要求受惠者需自付百分之五十款項的模式,未能完全符合長者群體的實際消費習慣,她建議調整為“直接消費”的方式,既能維持政策鼓勵消費的經濟效益,又能賦予款項使用更大的靈活性,使惠民措施更符合弱勢群體的實際需求,真正落實政府便民利民的施政理念。
倡消費卡更直接提振經濟活力
唐可嵐認為,消費大獎賞計劃雖有一定刺激效果,但本澳經濟仍處復甦階段,加上居民北上消費趨勢持續,在當前普遍謹慎消費的社會氛圍下,建議發放消費卡,直接為本地市場注入資金流動性,即時減輕基層家庭的生活負擔,帶動中小企商戶的營業額。她以疫情期間實施的消費卡為例,首階段創造約十八億澳門元的本地消費額,第二階段更增長至二十億澳門元,其中餐飲、零售等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行業受惠最為明顯。可見,相較於其他消費刺激方案,消費卡政策在促進內需、活絡市場、穩定經濟及改善民生等方面,展現出更為直接且顯著的成效,對於改變民眾保守的消費心態也更具實質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