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會柯嵐司長合照
【本報訊】澳門歷史文物關注協會會長鄭國強,副會長陳樹榮、胡玉沛、周紹湘,理事長陳量,副理事長黃天俊一行六人,7月22日中午十二時,到訪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拜訪柯嵐司長,文化局長梁惠敏參加了會晤。
是次拜訪是在紀念澳門成功申報世遺20周年、紀念冼星海誕辰一百二十周年、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和中國抗戰勝利八十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的歷史背景進行。
澳門歷史文物關注協會團隊與澳門首屆特區政府同步成立,是最早建言澳門申報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城市的專業團體。二十多年來,在歷史研習和傳口推廣的過程中,以飽滿的愛國主義情懷,深刻認識中央對澳門的關心與期待,理解國家賦予澳門的“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定位是澳門最大的優勢所在。
鄭國強指出:二十多年來,本會尤其致力對本澳𤇍出的歷史文化名人的宣傳和文化遺產保護倡議,重點提倡對寫出《盛世危言》影響了中國近代史發展方向的鄭觀應,以及撰寫《黃河大合唱》歌曲的冼星海,被高度評價為“人民音樂家”這兩位歷史文化巨匠的宣傳推廣,讓澳門同胞更為自已的家鄉自豪。
四十年來一直站在第一線熱衷向公眾介紹澳門歷史文化的陳樹榮副會長指出:在特區時代,我們的團隊在歷任特區政府支持下,舉辦了系列推廣澳門歷史文化的宣傳和大小規模的學術活動,喚起社會大眾對澳門更深刻認識,對澳門特區鞏固愛國愛澳基地,加強社會建設是有益的。
訪客總結工作經驗指出:我們發現,單靠民間團體的提倡,是遠遠不夠的。作為中西文化互動的澳門,向自身的歷史文化學習,如何在廣大學子群體中自小培養愛國愛澳情懷和自豪感,設立名人紀念日,鼓勵全澳學生參與,應是長遠傳承的可行途徑。特此向司長匯報建議:
1. 發揮名人效應,設立法定的冼星海紀念日,每年定期在全澳中小學校推行宣講教育及文化創作比賽活動。自小培養學生的愛國愛澳情懷。每年紀念日組織學生到冼星海像前致敬獻花,開展歌詠活動。(一如“葡國日”向詩人賈梅士致敬)
2. 發展旅遊,做就區區有特色的文化旅遊小區,建議重新規劃冼星海大馬路的紀念公園空間,將新設立冼星海紀念館遷來本區,構建澳門歷史文化名人紀念館(可以利用回歸禮品館宏大建築的若干空間)。在此區設紀念館的好處是有足夠寬敞的空間讓旅遊車停泊。久而久之,可以成爲歷史文化紀念品販售區,創造商機。
3. 建議C區填𡷊地段規劃成文化島,設立攝影博物館、印刷博物館、新聞紙博物館、油畫博物館等歷史上澳門專業首創中國第一的情懷追憶地。此人造小島是𨔼人遠眺澳門博彩區及欣賞頻繁煙花燃放活動的好望角,必將成為旅遊勝地和網紅打卡地。
訪客並建議在新城區重構鄭觀應大馬路或鄭觀應紀念公園。指出當年為博彩業發展用地而湮沒了鄭觀應大馬路,如今應該重新命名。
陳量、胡玉沛、黃天俊等青年領導成員並向柯嵐司長匯報了對歷史文化傳𠄘和發展的設想。一行人並向柯司長致送了歷史出版物。
|